广州加快转型升级增创科学发展优势
7月19日下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参加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分组讨论时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清醒认识广州发展存在的问题,紧紧把握广州发展面临的机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转型升级”,不断保持并增创广州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建设,争当我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与会人员先后就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便民电子政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解决外来人员子女教育等问题发言,张广宁认真听取与会人员发言,并不时插话。
当市政协副主席平欣光在发言中提到TIT创意园是广州“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广州需要更多这样的案例时,张广宁结合近期深入企业调研的体会谈到,荔湾区的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广州旧城区“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显著成果。这家2008年12月才正式上线运营的电子商务公司,将旧厂房改造成园林式公司总部,首创新的经营业态,营业额呈几何式增长。“这就是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广州还有不少类似的成功范例,需要我们更多更好地关注它、挖掘它、总结它、提升它、推动它”。他透露,广州拟于今年8月份召开一次关于转型升级主题的现场会,“广州发展不能再走拼土地、拼人力、牺牲环境的老路,要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如何保持广州原有优势,进一步增创新优势,是广州的干部首先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在回应市科信局局长谢学宁有关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言时,张广宁插话说,科信局和财政局要借鉴深圳经验,运用风险投资扶持培育优秀企业。“风险投资会有风险,但回报也相对较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关键时刻对有潜力的企业扶持一把。就像游泳的人溺水了,有人丢一个救生圈过去,说不定被救起的人今后就是一条好汉!”张广宁特别举了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的例子。该园区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现已建成研发用房45万平方米,注册入园企业650家,取得700多项专利成果,去年工贸收入达175亿元。张广宁说:“不办企业办园区,放长线,钓大鱼,可见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总结、利用,推动广州率先转型升级。不要小看目前的小企业,今天是星星,明天可能就是月亮。”
张广宁关切地向越秀区区委书记武延军询问起越秀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的起步建设情况,并嘱咐道:“我们谋发展,要树立小而精的‘钻石’理念——体积小,价值高。越秀区土地资源极为有限,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大力培育扶持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园区里的一幢楼,可以培育几十个软件企业,将来产生的税收可能就是十几亿、几十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关键是要敢想会干。”
谢学宁和武延军都谈到了市、区、街道、社区政务服务信息网络的整合和联网问题。张广宁听到有个别职能部门的政务信息网络目前仍未能并入统一平台,指出,所有的政务信息网络都应该打破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并入同一平台,方便社区居民使用,“科信局要编制一个整合政务信息网络的时间表抓好落实检查,将统一的服务平台延伸进社区,将来进一步延伸到家庭,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办事。这才是我们所要打造的‘无线城市’、‘智慧社区’。”张广宁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建议,可以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社区政务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专项检查,推动这项便民利民工程加快落实。
对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吴岳静提出的广州自主创新指标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的问题,张广宁要求知识产权部门和科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密切合作,补齐这块短板。
在听取与会同志的发言后,张广宁作了讲话。他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州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扎实做好下半年工作,全面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清醒认识广州发展存在的问题,紧紧把握广州发展面临的机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转型升级”,不断保持并增创广州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建设,争当我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张广宁强调,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经济总量迈上了1万亿元的新台阶。但广州的土地、人口和环境等资源压力较大,要保持广州的发展优势,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近年来,广州以迎办“两个亚运”为契机,实施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积极开展“三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全市关停、搬迁企业(项目)5699家(个),向市外转移企业175家,加快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今年上半年,广州生产总值增长11%,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3%,金融、会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进一步发展。同时,广州充分发挥工业产业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汽车、重大装备、数控、造船、精品钢铁等先进制造业,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TIT、唯品会、太古仓等一批“退二进三”、转型升级的典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坚定不移抓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坚持走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之路。
张广宁强调,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发展。近年广州以迎办“两个亚运”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大变”目标,推进了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形象和品位明显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大提升。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巩固发展城市“大变”成果,进一步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步伐。从宏观层面上,秉持绿色、低碳、生态发展理念,继续开展空气环境、水环境、交通环境、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严格执行“三条线”控制要求对老城区进行保护性改造,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从微观层面上,积极开展居民小区改造整治,充分发挥小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征求、听取、吸纳小区居民意见建议,打造更加舒适温馨的家园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张广宁强调,要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转型升级,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必须加快促进文化建设转型升级,做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不断提升广州的文化软实力。从宏观层面来说,就是要充分挖掘广州建城2200多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发挥广州“四地”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亚运遗产作用,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展现代都市文化,本土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要不断提升广州本土文化在全球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从微观层面说,就是要精心培育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进一步建好街道社区的体育休闲公园,让市民群众享受更加文明、时尚、健康的社区文化。丰富和提升广州城市精神内涵,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对广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当好“广州人”。
张广宁强调,要进一步加快社会建设转型升级,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过去工厂职工找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大量涌入社区,而社区服务管理的相对薄弱,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或解决,群众往往就上访甚至越级上访。因此,大力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迫在眉睫。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广州在加强和改进城市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整合机构和人员改革试点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最近,增城新塘大敦村聚众滋事事件,为我们敲响了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比较薄弱的警钟,要求我们在加强城市街道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镇村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快、外来人员较多的镇村,仅靠原来成立的联防队已经难以胜任服务管理职责,必须大力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集中到为城乡群众服务管理上来,真正把街道社区和镇村建成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的民生“第一线”、市民享受生活的“幸福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