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向中央提交申请,将前海地区开发纳入中国“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战略规划。
据《文汇报》报道,深圳相关部门近期正草拟一份《关于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的报告,有望今年内正式通过广东省上交国务院。该报告希望前海开发区能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之后,另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在金融和税收方面获得国家更多政策支持。
消息人士透露,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早前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将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申请纳入国家层面战略规划。之后,由深圳市成立由常务副市长许勤为组长的专门小组草拟上述报告,并邀香港政制与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任顾问。两人均为前海合作联合专责小组深港双方组长。近几个月来,深方就此方案多次听取港方意见。
消息人士分析,中国去年陆续出台10多个区域振兴规划,今年对区域振兴规划热点不断。适逢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希望借此机会向中央申请开发前海地区更多政策支持。今年3月,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代市长王荣曾率队赴京,拜会了中央有关领导和相关部委,获得相关部委肯定回覆:将大力支持和进一步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开发。此行也是深圳为提交该方案“探路”。
有知情规划专家透露,目前,前海地区由深圳市政府主导和负责开发管理,深港成立联合专责小组,双方对开发模式、产业发展、基建、运营管理等问题均没有定论。而各界期待的、加强政府角色建立“港深前海管理局”也迟迟没有动作。广东省和深圳市高层均认为,此种开发规格,不能与前海地区在粤港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相匹配。
虽然深港对于合作在前海发展服务业未有时间表,但未来五年一定将启动建设。此建议虽由深圳提出,实际代表了粤港高层的期望,亦是确保前海开发走上轨道并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重要保证。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席高敬德也曾在多个场合指出,设立前海管理局,全面引入香港的管理体制,不仅涉及具体事务的操作层面,而且关乎对“一国两制”的政策理解,还有国家层面的关税问题。
深圳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委员、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分析,横琴与前海均是粤港未来合作的重点。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和原则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新区。而前海地区亦不能落后。他认为,横琴与前海均将金融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二者是合作互补关系。“横琴与前海的经济体量相差很大,后者的资本总量、对内地的辐射作用、在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方面,均大于前者。”他说,前海地区是珠三角地区的曼哈顿,与北京、上海的金融定位相互补充,理应成为国家未来发展金融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区域。(引自《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