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网页 无障碍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18212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8-06-06 03:32:34

陈茵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广州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20182125号)收悉。对于您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党组书记、主任周建军同志亲自领办建议,审定办理工作方案,多次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并于5月30日与您及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政府办公厅、花都、从化、增城等区职能部门领导进行了专题座谈。我委主办处室城乡统筹发展处于5月10日约请您和市财政局、农业局等会办单位代表,赴增城区实地调研特色小镇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情况。对您的建议,经综合市财政局、国土规划委、农业局、旅游局、金融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按照国家、省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决策部署,2016年10月,市政府印发《广州市加快规划建设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我市特色小镇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依照市委常委会决定和《实施方案》中的工作分工,我委认真履行特色小镇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能,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会同财政、国土规划、住房建设等成员单位,与各相关区一道,齐心协力推进全市特色小镇创建和农文商旅融合发展。

一是制定出台系列政策。在2016年出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2017年我市出台了《广州市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设指引》,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准确依据。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2017、2018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了从化、增城、花都区各1亿元,两年合计安排6亿元对特色小镇进行财政资金支持,并每年统筹安排美丽乡村、中心镇建设名镇名村等乡镇扶持资金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同时,安排资金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项目进行财政补助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大北部山区人才、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的支持。2018—2020年,市级财政还将投入10.93亿元用于支持北部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综合改革等各项工作。

三是强化投融资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北部山区的服务,根据《广州市农村金融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对北部山区在内的涉农区安排专项农村金融扶持资金,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在北部山区的机构布局和业务支持力度。

四是着力解决土地保障问题。积极指导各区落实特色小镇建设用地规模,实施小镇专项用地与区域总体用地相结合,如从化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中,保障莲麻小镇规划建设用地,并专项保障古田小镇35亩、南平小镇20亩等急需建设的用地规模;花都区在村土地利用规划试点成果中,为红山村(梯面生态旅游小镇)腾挪部署了26公顷建设用地规模。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以从化莲麻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肯定。201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组成特色小镇建设督查组到我市督查,对我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予以充分肯定。目前,北部山区30个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从化吕田莲麻小镇、增城派潭健康小镇、花都秀全珠宝小镇等特色小镇已建成对外开放,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及及市级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单位84家。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领导十分重视。根据《实施方案》成立了特色小镇建设协调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市领导担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国土规划委、住房建设委、农业局、旅游局、金融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有关区也相应成立协调机构,并实行区领导挂点联系制度。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相关分管领导,分别多次到从化莲麻小镇、温泉财富小镇、古田小镇、南平小镇等联系点考察指导,召开现场工作会议,协调解决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工作机制高效。市政府印发的《实施方案》,对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规划标准、建设要求、创建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发展改革部门统筹协调,财政、国土规划、住房建设、农业、旅游、金融等成员单位齐心协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及时协调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深入调研了解,广泛听取意见,并组织有关单位和相关区到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市财政局2017年底提前下达2018年3亿元特色小镇补助资金;市国土规划委克服用地十分紧张的市情,大力指导、调剂解决各区特色小镇用地,市旅游局编制完成《广州市旅游发展规划》(2017-2025年),以“旅游+”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制定的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设指引,对小镇相关设施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引和规范。

(三)产业定位有特色。从化莲麻生态小镇结合流溪河源头地、红色文化遗址和客家群体聚居等特色,发展生态旅游、红色革命文化、客家民俗体验和美食文化等产业,已建成29家特色民宿和27家特色酒作坊;增城区派潭健康小镇利用高滩片区的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打造旅游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花都区狮岭跨境贸易小镇,倾力打造的“跨境电商+旅游”皮革皮具产业,目前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平台共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值约145亿美元。

(四)市场主体作用日渐突出。努力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建设和运营模式,用具体项目的实施推动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从化区莲麻生态小镇引进了广州丰禧农业公司、广州壹艺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启动了汉源莲麻论坛中心、华夏学院大学生艺术旅馆、黄沙坑革命遗址纪念馆、莲麻酒业(厂)等项目,总投资超过2.2亿元;增城区1978文化创意小镇涵盖电影创作、投资、拍摄、后期制作、颁奖典礼、影视衍生品等产业上下游企业,着力打造成华南地区首个电影传媒小镇;珠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从化南平静修小镇的规划建设。

(五)居民收入明显增长。通过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小镇休闲旅游观光的客流量快速增长,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从化区莲麻小镇通过对外营业民宿和酒馆酒坊酒铺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2017年莲麻村人均收入达3万元,同比增长了38.9%,村集体收入也由此前的几万元向80万元靠近;西和风情小镇流转土地4000多亩,吸引了20多家花卉企业落户,宝趣玫瑰世界和大丘庄园已创建成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关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迈向40万元大关。

(六)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增城区大埔围特色小镇注重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了“起舞醉蝶花,最美大埔围”增城青年原创微拍大赛、“魅力花海,为爱奔跑”主题活动以及亲子快乐体验营等系列活动,创建小镇文化品牌。莲麻小镇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已发展为从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西塘童话小镇举办的动漫嘉年华会、“广州西塘稻草节”等系列活动,拓展丰富了“童话”的内涵,成为从化区旅游的新品牌。花都区珠宝小镇举办“哈尔滨冰雕节”等多场大型活动,群众参与踊跃积极,有效提高小镇的知名度。

(七)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提升。特色小镇创建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从化莲麻小镇105国道两边干净整洁,小镇范围内整饬力度较大,空气清新,人居环境良好;西塘童话小镇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依托秀丽田园风光,引进花卉苗木示范基地、龟博园、农耕田缘、童话花海等项目,丰富观光农业内涵特色,村庄环境明显改善;西和风情小镇在保留老建筑的基础上统一整饰外立面,形成白墙青瓦的岭南风格建筑群。增城区大埔围特色小镇大面积种植单色和多色花田,结合四季主题变化打造魔方节点,弯弯曲曲花径绿道穿插其中,与传统村落、农田交相辉映。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促进乡村产业集聚高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结合您的建议,我市在特色小镇的筹划创建中将把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和培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协调小组工作机制,推动特色小镇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支点、新载体。主要工作是:

一是继续出台政策举措。围绕引导特色小镇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特色小镇测评办法》,研究制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以及汇集种植、园艺、法律等涉农支农人才的措施,为全市特色小镇创建和开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持续完善规划设计。对接广州2035城市总规、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7-2025年),分析北部山区整体空间资源现状特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北部山区与中南部地区联动发展,差异化、特色化谋划各区发展愿景和形象定位,支撑特色小镇发展建设。在此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的规划思路,深化完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加强规划审批环节,引导小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同质化建设。

三是着力加强用地保障。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2号)要求,指导区、镇(街)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结合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探索在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留一定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北部山区特色小镇的用地支持力度。

四是大力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等融资路径,加大引入社会资本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我市北部山区法人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金融机构立足当地、服务当地、做强做优。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力度,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汇聚到北部山区农文商旅企业和各项建设工作中去,拓宽北部山区农文商旅企业融资渠道。

五是强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打造广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大力发展“旅游+”模式,通过“旅游+文化”、“旅游+乡村”,将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相结合,以周末和假日经济为核心,A级景区为基础,各类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抓手,探索实践“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将文化旅游活动打造成为品牌“新名片”,同时深入挖掘古村落资源,促进古村活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此外,大力提高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厕所革命”,推进乡村旅游厕所的改造升级,推动乡村旅游“八小工程”(A级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特产购物店,医疗急救点、游客咨询中心、旅游标识标牌、垃圾集中收集站)建设,提升休闲体验功能。

以上为我委在综合有关单位工作意见后对您的答复,恳望您继续关注、支持我市特色小镇创建和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

此复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6月4日

(联系人:童琳,联系电话:832287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