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网页 无障碍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专访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李海洲:联动“圈内城” 广交“圈外友” ,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广州都市圈

来源:广州日报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12-20 16:51:21

  12月20日,《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广州都市圈要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国高质量同城化示范区、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典范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空间布局,一核即广佛核心区,两极即肇庆、清远城区,四轴即广佛肇发展轴、广清发展轴、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和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

  对于广州都市圈而言,下一步主要任务是什么,又将如何与“圈内”“圈外”城市实现互动合作,推动都市圈融合发展?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大湾区办主任李海洲。李海洲表示,编制广州都市圈规划,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有利于广州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地位、有利于加快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和广清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动肇庆、清远、云浮、韶关更好更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具有积极意义。广州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充分发挥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作用,联同都市圈相关城市,切实推动《规划》落实落细。

图片1.png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大湾区办主任李海洲

  广州日报:《规划》在什么背景下编制出台,有什么重大意义?

  李海洲: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并主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均将广州都市圈纳入国家培育的重点都市圈。2019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提出“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广州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均以专门章节提出“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广州都市圈”的工作任务。

  从中央到地方规划“路线图”,可以看出,广州都市圈的建设意义重大。编制广州都市圈规划,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珠三角地区与北部生态发展区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广州市疏解转移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不符的功能和产业,不断强化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和门户城市功能,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地位;有利于加快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和广清一体化发展,促进广州、佛山超大特大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广佛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有效应对功能过度集中、人口过度集聚、大城市病加剧等问题;有利于肇庆进一步提升都市区发展水平,清远、云浮、韶关市在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下,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更快融入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获得更加开放的经济合作空间与平台。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赋予广东、广州新的使命任务,《规划》的出台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充分发挥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作用,联同都市圈相关城市,切实推动《规划》落实落细。

  广州日报:目前广州都市圈各城市间的区域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李海洲:广州都市圈在区位条件、经济体量、发展空间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广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国家中心城市、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的使命担当,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机遇,全力推进广州都市圈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这当中,我重点从“硬件”的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和“软件”合作机制、营商环境等方面谈谈。

  从“硬件”看,广州都市圈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广州切实发挥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功能。如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功能,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球前列,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以及轨道交通配套工程加快建设,配合佛山市做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等前期工作,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还有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如今,广深港高铁、广石铁路、南沙港铁路、广清城际一期、广州东环城际等建成通车,广州南站高铁班次、客流量均居全国第一,广州还牵头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广州都市圈项目、广州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广清城际二期、广佛环线广州南至白云机场段、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等一批都市圈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进一步加速大湾区轨道交通线网融合。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广州结合周边城市产业特色,以市场为主导,以重大园区为载体,构建互补互促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具体来看,广州与佛山的产业有协同互补性、与清远能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与佛肇清云韶等城市能通过产业帮扶等模式打造区域产业合作的新模式。与佛山,我们着力优化提升广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与清远,我们加快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形成合作区“三园一城”发展格局,截至2023年上半年,合作区累计引进项目671个,计划总投资近2000亿元;与珠江口东岸城市,广深惠三地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深化“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前端+后台”“总装+配套”等合作模式,支持佛肇清云韶在汽车、钢铁、能源等领域与广州汽车产业形成配合紧密的产业链,以产业帮扶协作、湾区制造企业“走出去”等工作为抓手,推动优势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延链扩容。

  从“软件”看,我们不断完善都市圈合作机制。牵头携手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等5个城市共同打造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联合建立了市长联席会议和专责小组等工作机制。围绕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建立了党政联席会、市长联席会等区域合作机制,对重大问题、重大项目进行研究、协调,政府部门层面通过制定、督办年度工作计划等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还有携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当前,广州持续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前沿阵地,广州和都市圈其他城市以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实现技术市场一体化、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等为重点,引领都市圈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给予了都市圈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支撑,例如广州已与全省20个地市实现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各城市通办事项合计5800余项,其中“湾区通办”事项达3400余项,为各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提供最大便利,打造广东营商环境新优势。

  广州日报:广州是如何与“圈内”城市合作,尤其是广佛作为核心区,如何发挥“广佛极点”的引领作用?又是如何与其他都市圈核心城市合作互动,推动都市圈融合发展?

  李海洲:广州、佛山作为广州都市圈的核心区,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并提出“全域同城化”的目标。这也是全国都市圈建设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双万亿”城市在同一个都市圈的案例。其中,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作用,提升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佛山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创新高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西向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都市。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为引领,共建国际化都会区,实现两市全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带动都市圈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而从与“圈外”城市的合作看,与深圳都市圈合作方面,持续深化广深“双城联动”,形成两地战略科技力量有效联动。如,南沙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在深圳布局建设分中心。事实上,广深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成效显著,2022年广州地区登记的广深技术合同登记份数1065份、成交额178.06亿元,同比增长9.22%;技术交易额161.07亿元,同比增长12.87%。已建成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铁路通道和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广深段)等公路通道,首条广深水上高速客运航线(往返南沙客运港和深圳机场码头)开通运营,“1小时”交通圈已形成,乘坐广深港高铁实现30分钟互达。与珠江东岸的东莞、惠州合作,同样成效显著,如与东莞合作共建湾区“一小时通勤圈”、优质生活圈和“全面深度合作先导区”,与惠州共有现状道路交通衔接通道12条,在建轨道交通衔接通道有广汕高铁和佛莞-莞惠城际2条。

  还有与汕潮揭都市圈合作方面,我们加强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汕头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对接联动,例如广汕高铁开通了、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也即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开通运营,开通后广州⇋汕头只需1.5小时,比现在旅行时间快了1个小时,将方便更多广州都市圈和汕潮揭都市圈的市民互访游玩。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合作方面,广州与中山、江门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重大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对接、港口航运合作、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治和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合作进行统筹谋划。今年将合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农业、文化旅游、政务服务等领域19个项目合作。

  下一步,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方向,依托广深港高铁、广汕高铁、广深铁路等,深入推进广深双城联动。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联动发展。沿东江和狮子洋推进广州东部中心与东莞水乡地区深度融合。促进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广深惠智能网联汽车、广深佛莞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建设。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方向,依托广珠城际、广珠铁路、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等,深入推进珠江口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联动发展。加强南沙科学城与佛山三龙湾地区、中山翠亨新区、珠海高新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对接,协同发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 通讯员:穗发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